close



三個月的小乖已經不像滿月那時都呆呆的只知道睡香香了~~
現在的她每天都會給媽咪爸比成長的驚喜
那怕只是學翻身翻不過去而生氣大哭.....媽咪爸比都覺的好開心喔
因為那代表著我們的小乖又長大一點了呢
三個月的蔡小乖學會什麼了呢??
--->她超愛講話,有時可以清晨五點多起床對著天花板一一ㄚㄚ的講,講累了又繼續睡
--->她很喜歡吸手,即使已經讓她吸奶嘴了,她的小手手仍然隨時準備好擺在奶嘴外面
--->她會玩踢踢腳鋼琴了,雖然踢的還不是很好
--->她會開始慢慢咬蘇菲長頸鹿了,雖然手手還拿不穩
--->她會在媽咪餵奶時不專心了,頭頭都會東張西望轉來轉去
--->她會知道媽咪在對她笑囉~~而不是只有呆呆的對媽咪笑
--->她會乖乖的靜個幾分鐘聽媽咪唸故事書
--->她會翻一點點身了,但是翻不過去會生氣大哭
--->她會乖乖坐在專屬的安全汽座裡
媽咪還在蔡小乖快三個月時買了幾件包屁衣讓她穿
可是穿了後怎麼越看越像男生呢??
而且最近在不同的場合就有兩位小小朋友指著坐在嬰兒車裡的小乖喊著:底迪~~底迪
頓時讓為娘的我臉上冒了三條線
身為她的老娘可要大聲的告訴大家:我家蔡小乖是正港的小女生啦!!
爸比媽咪也幫蔡小乖取了個好聽的英文名喔~~Ivana
小乖阿~今天就要開始三個月的生活囉~~
妳可要繼續乖乖的聽媽咪爸比的話喔~~只要我們好好配合,媽咪絕對不會虧待妳的喔
★﹋﹋﹋﹋★﹋﹋﹋﹋★﹋﹋﹋﹋★﹋﹋﹋﹋★﹋﹋﹋﹋★﹋﹋﹋﹋★﹋﹋﹋﹋★
---妳的寶寶3個月大,第1週 ~~以下資料出自嬌生嬰兒---
從現在起到寶寶6個月大之間,寶寶將學習慢慢開始翻身。喜歡伸懶腰並讓背拱起來的活潑寶寶,可能比喜歡躺著與享受週遭視覺樂趣的寶寶更早學會翻身。這兩種類型的寶寶都可能會練習從他們肚子的一邊扭到另一邊,以準備做更大的翻滾動作。因此給寶寶充分的「地板時間」,讓他們躺在地板上或地板的毯子上伸展他們的小身體,或是跟妳玩。如果他一整天都坐在自己的汽車座椅、搖床椅或背帶裡,他就沒辦法練習囉。用毯子或枕頭撐住寶寶的話,他可能也可以坐直囉。如果他可以暫時這樣做,而不會向前傾倒或立刻倒向旁邊,妳可以利用各種方法讓寶寶欣賞坐直以後所帶來的新視野。不過,千萬不可以讓寶寶沒人看著!即使一個看起來很穩固的嬰兒椅也是可能會倒下來。
![]() |
|
想辦法讓寶寶睡得好一點
基本上剛出生的寶寶一天要睡16到18小時,而妳的寶寶應該在6週到6個月大之間的某個時間點,開始一覺到天亮。這個神奇里程碑的發生時間,變化可能很大,要看寶寶的個人發展與妳建立的健康睡眠習慣而定。我們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寶寶更容易入睡喔:
*為寶寶建立固定的睡前行為模式
在每天晚上差不多的時間,以同樣的模式幫寶寶洗澡、換衣服、餵奶、搖搖他讓他入睡,趁著寶寶還沒睡著之前,把他放到小床裡。這樣可以幫助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寶寶,很快對睡覺有個概念。
*準備睡覺
當妳把寶寶放到床上時,燈應該關上,窗簾拉上,開嬰兒床的小燈或夜燈,只要讓妳看得見就可以了。保持房間安靜或放催眠曲的音樂,把外面的聲音阻絕掉,營造睡覺的氛圍。
*不要讓寶寶在妳的懷裡睡著
在寶寶已經昏昏欲睡但還沒睡著時,把他放到床上,這樣可以幫助他學習自己入睡,不需要被搖或餵奶才能睡。如果稍後寶寶自己又醒過來,他會比較容易再次入睡,不用哭著要媽媽來哄他入睡。
爸爸媽媽的疑問*為寶寶建立固定的睡前行為模式
在每天晚上差不多的時間,以同樣的模式幫寶寶洗澡、換衣服、餵奶、搖搖他讓他入睡,趁著寶寶還沒睡著之前,把他放到小床裡。這樣可以幫助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寶寶,很快對睡覺有個概念。
*準備睡覺
當妳把寶寶放到床上時,燈應該關上,窗簾拉上,開嬰兒床的小燈或夜燈,只要讓妳看得見就可以了。保持房間安靜或放催眠曲的音樂,把外面的聲音阻絕掉,營造睡覺的氛圍。
*不要讓寶寶在妳的懷裡睡著
在寶寶已經昏昏欲睡但還沒睡著時,把他放到床上,這樣可以幫助他學習自己入睡,不需要被搖或餵奶才能睡。如果稍後寶寶自己又醒過來,他會比較容易再次入睡,不用哭著要媽媽來哄他入睡。


如果妳的寶寶有這個常見的症狀,妳會在他的頭皮上看到黃色鱗狀的痂皮,那是因為他頭上的腺體分泌太多的油脂,阻塞毛細孔所致。通常這個症狀不會讓寶寶很不舒服,如果較為嚴重的話,他可能會有一點點癢。嬰兒頭垢通常出現在剛出生的前幾個月,之後就會自動消失,大部分在滿週歲以前都會痊癒。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暨初期照護科主任喬安娜‧考克斯(Joanne Cox)表示:「在這段時間,妳可能想要輕輕清洗寶寶的頭,妳可以在他的頭皮抹一點嬰兒油,讓它浸透一下痂皮,然後用妳的手指、毛巾或柔軟的刷子將它們清除。」
醫生媽媽經驗分享凱莉‧羅絲(Kelly Ross)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三胞胎的媽媽:
溝通是父母教養子女時最重要的一部分,妳可以要求妳的另一半參與更多。有時,爸爸或媽媽並不確定照顧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我常常發現,其實爸爸很有興趣幫忙,但是他很害怕會妨礙媽媽,或因為跟媽媽做事的方式不同而讓她生氣。如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與責任,那是最好的了,有些家庭不需要太多討論,就能分工完成養育孩子的責任。但是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講,他們必須要坐下來好好溝通,寫下每一件必須完成的事,然後討論誰要做哪些事。有關教養子女的溝通應該開誠佈公、互相體諒與幫忙。
莎曼珊‧梅波索比(Samantha Maplethorpe)美國華盛頓州伊薩夸家庭醫師,三個孩子的媽媽:
大部分人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定義應該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如果妳的另一半比較不關心寶寶,那可能是因為他覺得他的角色本來就該如此。克服這個障礙的第一步,就是坦誠溝通,妳可以和他談談,了解他對扮演父親這個角色的認知。也許他並不知道妳希望他怎麼做,一旦你們都同意各自的角色與責任時,就要尊重這個協議。準備好讓寶寶和爸爸單獨在一起,這樣他就可以發展他自己和寶寶的關係,也對自己的技巧更有信心。也許他跟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可能跟妳的不一樣,但是給他空間和時間,讓他以自己的方式與寶寶互動是很重要的。媽媽要避免批評爸爸的選擇,盡量以支持的態度,跟爸爸分享妳的經驗。
蕾絲麗‧嘉文(Leslie Gavin)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兒童心理學家,四個孩子的媽媽:
在我的經驗裡,餵奶是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能培養感情的事。如果妳餵母乳,一旦寶寶吸得很好時,請試著定期擠奶,這樣爸爸就可以用奶瓶餵奶,分享餵奶的過程。我也建議爸爸媽媽一起去見小兒科醫師。有些媽媽對她們剛出生的寶寶變得很有主導權,這樣可能會讓爸爸覺得受冷落。試著歡迎爸爸加入,甚至當妳覺得那應該是妳的工作,或妳的方法比較好時也沒有關係,就讓爸爸去做吧!
全站熱搜